杨润浩字慎之,别署奇石斋主人,1977年生于河北省沧县。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写意画研究会篆刻部主任,沧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沧州市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沧海印社理事,汇文堂画廊经理。 作品被选参加:全国第七届书协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祭侄文稿杯”书法篆刻展,全国印社篆刻邀请展,西泠印社七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西泠印社国际篆刻选拔赛,河北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河北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等。曾在“国欣杯”全国书法大奖赛、“广铁杯”全国书画精品展、“庆奥运”全国书画作品展等多次获奖。同时作品及个人传略先后被《中国政协报》、《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美术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刊发。 2006年,其历时两年完成的《千字文》长卷被多家媒体追捧,该卷由257方印组成,长达41.5米,重45公斤。更有媒体推出专题节目专访《篆刻家杨润浩》。 2011年7月,应邀为中南海刻制“中南海之印”“中南海收藏印”等一百二十方印章,同年12月就“中南海组印”创作体会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2014年创作十二生肖组印。作品多次被选赴台北、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参加展出交流,并被中南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世博园、纪晓岚文化园等多家单位收藏。 2015年至2018年,新浪、网易、百度、凤凰、法制、今日头条、今日资讯等数十家网站大篇幅介绍“金石铸梦 大匠雕龙”记杨润浩的篆刻艺术。 著有《杨润浩篆刻艺术》、《汇文堂印选》、《杨润浩篆刻作品精选等》。
一气一壶万事起 独有篆刻含其真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文/著名篆刻家 韩焕峰 润浩贤契,酷嗜篆刻,孜孜以求,坚持不辍,工作之余,常到寒舍问艺,虚心好学,不断精进。其作品遵循传统而力求新意,印作从铁线,圆朱玉筋,满白,鸟虫篆,肖形印见长,虽属工稳一路。而线条温润峻拔,典雅清新。近几年常有佳作问世并入全国书法篆刻大展或获奖,若再接再励,前途无量矣。
灵隐归来
鹤肖形
钱塘观潮 致篆刻家杨润浩 文/著名诗人 穆远方 别有恝心嗜治印, 正直豪爽情笃纯。 着意沉思谋法度, 孜孜不倦乐艰辛。 遵循传统求新意, 数易其稿祈韵神。 多有作品获国奖, 自强不息志超群。
雄安天下
福寿康宁 题赠青年篆刻家杨润浩 文/著名诗人陈同斌 石难木易且为难,润透金文跻印坛。 浩浩汤汤沧海水,红红白白寿山丹。 霜刀刃利开瓜菜,妙境珠圆落玉盘。 孰道云天追日月,凝眸方寸最宏观。
美意延年
嘉气始降 赠篆刻家杨润浩 文/著名诗人崔玉恒 杨门自古多俊贤, 润笔操刀任自然,。 浩繁卷帙如家珍, 高擎旗帜再登巅。
羊肖形
气吞山河 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沧县一个叫鲁安庄的村子。我家在当地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家庭。五辈当中出了七位医生、七位教师、至今厅堂中间还悬挂着一块『仁医世家』的牌匾,祖父杨世昌在当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医,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就连处方上的字也写的行云流水。受其影响我从小就喜欢上了书法篆刻。那时不懂得篆刻艺术,只知道刻戳子。由于喜爱,总是找来木块、橡皮等物用铅笔刀在上面刻刻画画。那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也为我日后从事篆刻艺术打下了烙印。 篆刻艺术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近年来印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篆刻艺术的申遗成功更激发了文化爱好者对这门艺术的追捧热情。二十年来我未尝稍懈对艺术的探索,难言一路困苦。使我庆幸的是书法篆刻界众师友的不吝赐教,使我受益匪浅。学印至今,脑海中总出现恩师刘化一先生的一句话:“学印须先学德”,这也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 我治印以工稳印见长,优精圆朱文。工稳典雅一路风格在艺术美中当属优美范畴,是艺术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多年来临摹王福庵、陈巨来等前辈的精品较多,从中吸取营养,已充自用,对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涉艺事的时候确实梦想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员,做一名书法篆刻家。近年来时常有作品入选国家级赛事,也得过几个奖项,但倍感水平与师友同道门差距较大,恳请诸方家予以指导和教正。非常感谢我所认识的各位老师,亲友们。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提高篆刻技艺,以回报社会及诸位师友的厚爱! 戊戌之夏杨润浩于沧州汇文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