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网

小县域大科技临城县以科技改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京津冀头条网 作者:王皓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1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城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科技路线,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机制、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产业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城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科技路线,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机制、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及专利工作近几年一直名列全省前列。2017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16亿元,同比增长21.89%,特别是新能源、冶金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财税贡献分别增长35%、111%、45%,彰显出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

  一、突出平台建设,强化发展支撑,为科技创新“点火起航”。

  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开发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目前该县拥有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生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2家。“接天”。河北天测通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空间大数据应用服务,与高德软件、方正国际等60多家业内知名公司保持长期合作,业务从无人机、数字航摄仪、GPS高精度接收机、智能手环等硬件设施制造,到地下管网监控平台、交通流量查询系统、电子地图数据系统等智能软件研发;从服务于国土、林业、城建、环保等公共领域,到提供导航定位、智慧交通、文化地图等大众应用,涵盖地理信息产业链方方面面,目前年收入实现超亿元,吸纳近千人就业。“连地”。总投资6.2亿元的博路天宝院士工作站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与河北博路天宝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创建,拥有德国原装进口生产线和国内最先进的橡胶密封制品生产线,其自主研发的新型无螺栓防喷器是目前国内防喷器产品技术创新突破首例成功产品,楔横轧技术和生产线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博路天宝构建起世界上唯一的大型等比例矿井仿真物理模型,建设的大型地球物理实验模型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室内研究转向室外研究的首例,填补了国际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公司已获得11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项发明专利技术,企业年产石油设备及配件150万套,年销售额5亿元,广泛应用于华北、大庆、延长等国内各大油田以及俄罗斯、北美、中东等国际市场。“出红”。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太阳能光热及清洁能源研发与生产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以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热能技术,系统解决市政、工业、民用三大领域用户的供热和热电工程问题,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联合共建“中科院维克莱恩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双方优势,积极开展多种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研发的“太阳房”项目为国内首创,成功打造出“中国太阳能采暖第一村”廊坊市固安县马庆村。“生绿”。临城县作为河北省最早成规模发展富硒农业的县,目前从事富硒种植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累计达17家,涉及小麦、玉米、白菜、西红柿等农作物。临城县禾实农场是一家专注于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研发的省级技术创新型企业,于2016年挂牌筹建全省首家富硒功能农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主要产品有“富硒小米”“富硒小麦面粉”“富硒杂粮系列”,2016年企业自主研发,推出了“富硒养生枕”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销售市场已涵盖和辐射石家庄、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和周边县市区。

  二、突出政产学研,提升研发能力,为科技创新“助燃驱动” 。

  该县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创新机制,大力推广以本地企业为投资主体、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中国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7个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2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企业蓬勃发展。小核桃长成“摇钱树”。依托县域20多万亩核桃林优势资源,绿岭果业集团与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产学研”三结合,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成为全国唯一一家集优质薄皮核桃品种繁育、种植、研发、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大型企业,并建成“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出综合性状最好的“绿岭”核桃新品种和矮化密植管理技术。绿岭核桃先后通过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世界上最具权威的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获得首届中国核桃节金奖。开发出市场上第一款不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的新一代绿色原香核桃乳,荣获首届中国核桃节核桃乳类唯一金奖。在经营管理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截至2017年底,带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3.5万亩,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乌骨羊”开发新模式。2018年1月15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润涛科技是集养殖技术开发、种羊培育、肉羊繁育、饲草种植、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科技型现代农牧企业,设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工作站”“傅廷栋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国家珍稀物种资源--乌骨羊的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基地和北方最大的乌骨羊扩繁基地,同时合作建成农业部国家肉羊体系河北省新品系“润涛多羔羊”培育基地。采用“小麦+青贮玉米+饲用油菜”模式,既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收入,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羊肉品质,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创新“农光互补、种养结合、物联网+服务”等五位一体的润涛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委托养殖、订单农业、劳动就业”等多种模式带动600余贫困户踏上致富路。传统泵迈上“新台阶”。临城水泵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年产10万台,产值过亿元。但对比国内同行业水准,仍存在小、低、散等问题,提档升级势在必行。该县积极开展行业资源重组,整合60多家水泵企业组成临泉、普乐两家泵业集团,并与河北科技大学、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我国唯一一个水泵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新产品、新工艺开展密集深度研发。采用的消失模生产线,是世界领先的铸造工艺技术,在国内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生产的“欣康”系列泵类产品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主要销往山东、广东、海南及东北三省等地,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新医药做出“大名堂”。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纵深发展,由君临药业携手河北医科大学建立的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22 名,公司每年有多项在研产品,其中新药兰索拉唑口崩片、司替戊醇采用国际领先的微丸压片技术研发,是国内第一家采用该技术的医药生产企业;阿胶黄芪口服液产品的生产工艺采用微滤与超滤技术相结合的炼蜜工艺,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为国内外首创;此外芦荟珍珠胶囊和阿胶黄芪口服液荣获“第十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发明专利。

  三、突出人才聚集,打造智慧高地,为科技创新“领跑加油”。

  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创新驱动实际是人才驱动。临城县深入实施“人才招引倍增”计划,以各类人才的汇聚一堂驱动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产业为媒”引才。由政府牵线搭台,围绕“3+1+1”主导产业,即新型建材、机械设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和服务业,加强与高精尖人才对接交流,并开通科研经费、土地指标、项目立项等绿色通道。目前,柔性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工程院院士彭苏萍、顾大钊,中国林科院、北京联合大学、河北农大、河北科技大学的4名专家教授,数百名科技工作者相继落户,河北博路天宝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河北普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巨人计划”创新团队,崔凡和李国防申报领军人物,“优势产业—高端人才—创新团队—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不断显现。“环境磁场”吸才。连续出台《关于人才引进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优先从快办理县财政入编手续,并从工资、住房、医疗、保险、配偶、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最贴心保障。近几年,南开大学、西安交大、浙江师范等著名学府100余位研究生,投身到建设“生态健康新临城”的热潮中。“延伸触角”招才。充分发挥近万名在外经商人员的人脉优势,先后与天津滨海新区、山东滕州、江苏昆山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对,设立19个人才联络站,为各行业创业精英来临投资“穿针引线”。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每年组织企业家赴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参加大型人才招聘活动,为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的“智力基因”。(记者杨广辉 赵江峰)

责任编辑: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