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全国复杂型社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理样板,充分发挥全国首家一老一小工程社区智理联盟试点优势,积极开展联盟治理实践,在2025年9月10日全国第41个教师节当天,全国一老一小工程试点北京玉海园社区创建人,北京首家社区联盟治理发起人,社区一老一小工程责任人朱燕辉主任与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梁小红校长及校领导班子共同策划,在玉海园三里校区党建中心召开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座谈会。其内容包括:书记、校长介绍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与会代表围绕“加强家校社沟通与协作”、“整合各方资源,丰富育人形式”等话题踊跃建言献策,与会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玉海园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等共计50余人。旨在凝聚共识、汇聚能量,高效搭建学校、家庭、社区深度互动交流与合作平台,构建共治共享的教育新生态,以实际行动助力“一老一小”工程落地见效。 朱燕辉主任在发言中指出,社区是教育的延伸课堂,也是联盟的共同载体。‘教联体’不仅要解决教育问题,更要通过代际融合、资源整合,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希望玉泉小学能够在社区里边联同居委会、基层政府,物业公司等,定期举办三方联席会议,解决家长参与教育积极性不足、社区需求与学校教育脱节等问题,联合各方力量为学生搭建更多走进社区、参与社区事务的课题,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争当“小小社区管理员”、点亮玉海园心连心公益冬夏令营、邻里互助好帮手、“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尽早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运行规则,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进而为社区未来建设多做贡献,实现学生成长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朱燕辉主任强调,教育不是学校单项的责任,“一老一小”工程也不是单一企业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生事业。教育的美好,源于社会每一份子的共同守护,“一老一小”工程作为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更需要全民的奔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传授知识、雕琢品格的主阵地;社区则是孩子接触社会、实践成长的大舞台。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唯有家校社三方打破壁垒、紧密协同,将家庭的温情、学校的专业、社区的活力深度融合,形成同向同行的教育合力,为“一小”的成长打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为“一老”的幸福生活营造更和谐的社会氛围,真正实现“聚邻里之智,谋治理新篇”的目标,让教育更有温度,让社区更有活力,让民生福祉更有保障。 此次“教联体”座谈会不仅是玉泉小学协同育人探索的里程碑,更是“一老一小”工程与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一老一小”工程的切实推进。希望通过玉海园社区玉泉小学‘教联体’机制,让教育责任与联盟治理共振起来,从社区试点走向全国推广。 (图文周凡洋) |